在六月下旬落幕的第六届石油化工设备智慧运维与检维修技术大会上,浙江鹏飞绝热安装有限公司作为协办单位,由总经理张宇豪带来的以《全生命周期绝热工程管理保障化工装置安全与长周期运行》为题发表重磅演讲,引发行业对绝热系统价值的深度思考。随着新版国标GB/T 4272-2024的全面实施,其提出绝热工程已从单纯的能耗问题,升级为关乎安全、效率与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亟需贯穿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周期管理理念。
冷热损失:被忽视的安全与成本黑洞
张宇豪总经理开篇直指行业痛点:化工装置高温高压、环境复杂的特性,使绝热失效成为重大隐患。“冷热损失不仅是能耗问题,更是运行风险!”数据显示,绝热系统故障导致的能源流失可占工厂总能耗的10%-30%,表面温度超标更埋下火灾与烫伤隐患。某炼油厂因高温管道未设膨胀缝,仅8个月绝热层开裂率就达25%,局部热损失飙升100%,维修成本激增30%。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揭示了传统“重建设轻维护”模式的弊端。
新国标驱动,生命周期管理成破局关键
随着2025年4月新版《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2024)实施,绝热工程标准迎来重大升级。张宇豪对比新旧国标数据指出:设备表面温度每升高50℃,允许热损失降幅达25%-33%,低温区域要求尤为严格。例如100℃工况下,热损失限值从84W/㎡骤降至56W/㎡。“企业必须建立从‘单次施工’转向‘持续管理’的体系。”张宇豪总经理提出“零腐蚀、零漏冷、零漏热、零事故”的终极目标,并拆解五大核心阶段:
设计阶段:材料匹配性是基石
演讲对比主流材料性能:气凝胶导热系数仅0.013W/(m·K)(节能60%),但成本是传统材料3-5倍;聚氨酯闭孔率大于等于92%,吸水率小于等于2%;等等关于材料的性能。张宇豪总经理强调“膨胀系数的重要性”——岩棉与镀锌钢板膨胀系数差异小(7×10⁻⁶ vs 12×10⁻⁶),属稳定组合;而EPS与不锈钢组合(60×10⁻⁶ vs 18×10⁻⁶)因差异过大,开裂风险极高。
材料控制:稳定性决定长期效能
海上平台案例显示,劣质玻璃棉在湿度>85%环境中使用1年后,导热系数飙升37%。鹏飞通过ISO三体系认证及批次复检机制,将材料一致性提升至98%,返工率压降至<2%,远低于行业平均12%。
施工关键点:规范性决定成败
现场对比图直观展现专业与非专业施工差异:多层绝热错缝铺设可避免热桥,而接缝率>5%会导致热流密度超标70%。阀门、弯头等特殊部位需定制化施工,某电厂因施工瑕疵年增燃料成本80万元。
智能运维:预测性维护降本增效
鹏飞推广“智能化运维”技术,实时监测热损失异常。当数据平台预警温度突变时,系统自动触发维修指令,将故障处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干预。
鹏飞实践:技术链闭环锻造行业标杆
作为拥有国家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企业,鹏飞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
设计端:依托GB 50264等标准动态优化绝热厚度,避免“过厚增成本,过薄损能效”;
材料端:旗下甘肃鹏飞公司量产符合ASTM标准的高性能泡沫玻璃,解决低温工况痛点;
施工端:通过甘特图进度管控、每日安全早班会及SOP手册,实现“零重大事故”;
运维端:为新疆冻土区管道、LNG储罐等项目提供终身维护,技术获中国特检院认证。
张宇豪总经理以“工匠精神筑安全温度”总结演讲,呼吁行业摒弃短视思维:“全生命周期管理虽增加前期投入,但可降低全周期成本15%以上。”随着石化装置向高效低碳转型,绝热工程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鹏飞以技术闭环与标准引领,正推动绝热从“辅助工程”迈向“核心保障”的新时代。
来源:浙江鹏飞绝热安装有限公司